本报1月9日讯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自2025年3月1日起,全省实现涉经营主体业务以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为主,不用、少用纸质营业执照,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经营主体办事便利度。
近年来,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经营主体电子证照高效供给和拓展使用,在全国率先在省市两级全面部署电子营业执照前置系统,为全省1400多万经营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与290余个部门(单位)、490余个政务类、商务类信息系统实现对接,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达到7000余万次,生成量、下载量、应用量均居全国前三名。
为推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应用,2024年初,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取消”纸质营业执照的改革思路和基本概念,9月份部署在济南、青岛等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较好的6个市先行试点,为全省实施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积累经验。
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支持山东开展此项改革,2024年12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的实施方案》。这项改革的亮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依托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将经营主体“主体资格”证明,由纸质营业执照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模式,改变为“电子营业执照”为主,辅之纸质营业执照的全新模式,对省内各类经营主体原则上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强化经营主体身份证明电子化、数字化、便利化。
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在行政许可、政务服务、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涉经营主体服务中,能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营业执照调用等方式查询核验经营主体信息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银行、保险、水电气暖、通信等机构,不再要求经营主体提供纸质营业执照,切实为经营主体降成本、增便利。
实行新型亮照形式。登记机关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后,经营主体可以自主灵活选择多种方式履行法定的亮照义务,比如,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展示电子营业执照或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中的“企业码”,也可以将用A4纸打印的电子营业执照PDF图片或“企业码”,置于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优化监督管理方式。涉企监管部门将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效能,开展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等工作时,凡是能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营业执照调用或扫描“企业码”等方式,获取经营主体登记基本信息的,不得要求经营主体出示纸质营业执照。
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营业执照线上线下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坚持智能服务与传统服务并行,保留纸质营业执照的需求服务。经营主体需要纸质营业执照的,经申请,登记机关可以提供制式纸质营业执照。
全面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将对经营主体带来诸多便利。比如无介质应用,实现“一照走天下”。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可以依托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比对,自主下载领取移动版电子营业执照。领取后即存储于移动端APP,可以随时应用于经营主体身份信息共享、法人身份认证、法人电子签名、网上亮照经营、网上验照、电子营业执照存档等多种场景,实现凭手机“一照走天下”。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其中,经营主体纸质营业执照核发数量大幅减少。自2024年9月13日济南市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全市各级登记机关积极引导帮助企业群众下载电子营业执照,不再主动核发纸质营业执照。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应发纸质营业执照11.44万套,实发2.29万套,未核发9.15万套,未核发率达80%。以印刷一套营业执照3.2元计算,3个半月节省财政支出约29.3万元。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应用率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年底,济南市企业总数为64.09万户,已下载电子营业执照的60.66万户,下载率达94.65%,与9月份改革前相比增长0.67个百分点,也带动了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的提升。同时,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在国家、省、市三级业务系统的应用量逐月攀升,与改革前相比增长了81.53个百分点。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下一步将积极围绕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强化信息共享和数字赋能,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进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工作走深走实,让企业群众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成果。